关注人大代表【如约的士】官办约租车或引资源浪费
2015年,如果要广州市民选出自己最关心的城市话题,“拥堵”两个字可能会高居榜首。今年4月以来,广州晚高峰已持续“中度拥堵”状态达200多天,市民们对日渐“漫长”的上下班通勤路抱怨连连,而与交通有关的诸多关键词、关键事件,也几乎每一次都会引爆话题。摇号、限外、专车、定制巴士、车位涨价……广州人似乎从来没有这么关心过交通问题,而交通问题也确实从来没有这么让他们烦心过。造成广州交通拥堵加剧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是蜂拥而至外地“专车”,还是挂着外地牌的本地车?抑或是有待提高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水平,乃至是日渐蓬勃的物流业带来的“快递堵”?为了对广州交通拥堵问题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金羊网受权威部门委托,发起“广州交通拥堵问题大调查”,并邀请专家学者和市民网友,对交通拥堵问题追根溯源、建言献策,以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记者李婷婷报道:日前,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通过微博和微信爆料,称官方约租车平台“如约的士”内部测试已悄悄升级两个月了,而韩志鹏本人也是内测参与者之一。据介绍,“如约的士”是由广州市交委牵头搭建的约租车平台,与滴滴、优步等商业专车不同,“如约”平台上的约租车是经过审核、拥有许可牌照的运营车辆。根据韩志鹏的观察,“如约的士”车型多、实惠、支付形式比专车多,尤其是“如约的士”比互联网专车要更有安全保障。
据悉,相对于火爆的专车,打车难、运行效率低等问起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出租车行业。由政府主导的“如约的士”平台上线后,是否能真正缓解打车难的问题?广州“如约的士”内测,是要垄断约租车市场吗?官方“如约的士”内测消息传出,又引出了一系列需要思考的新问题。
质疑一:“如约的士”能否满足出行需求?
就“如约的士”内测这个问题,昨日下午,金羊网记者采访了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曾德雄表示,不管是传统的出租车、互联网专车还是官方“如约的士”,它的最初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大众的出行需求。如果要评价“如约的士”好不好,也是要以是否能够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作为判断标准。如果不能满足这个基本需求,那么此类约租车平台也是有问题的。
据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观察,“如约的士”有其车型多、实惠、支付形式比专车多,尤其是“如约的士”比互联网专车有安全保障等特点,但最大的问题与传统出租车行业一样,“如约的士”早晚高峰叫车没保障。”对此,曾德雄也提出了同样的质疑,“如约的士”实际上能否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仍然是个未知数。“如果这个“如约的士”并不能彻底解决打车难的问题,那么请问花这么多钱搞出“如约的士到底有何作用?这个问题是需要相关部门去考虑和思考的”。曾德雄说。
此外,曾德雄还认为,车型多、价格实惠等并不仅是“如约的士”才有的优点,其他互联网专车可能做得更好。但总而言之,无论一个约租车平台有多少能吸引乘客的优点,能够满足市民出行才是评价此平台好坏的唯一标准。
质疑二:“如约的士”有无市场竞争力?
据韩志鹏透露,目前“如约的士”测试期间因为车费全部打五折,所以基本与普通的士价格相同,也就是说“如约的士”上线后将是出租车车资的两倍。然而,目前大多数互联网约租车平台对其司机都有企业补贴,可以拿出庞大的资金来打“价格战”。那么,“如约的士”内测结束全面上线后,是否能与其他互联网约租车平台正面竞争呢?
曾德雄指出,从经济方面考虑,“价格便宜”也是人们的出行需求之一,即便目前“如约的士”测试阶段打五折,起步价优惠至9元也是高于出租车的,从这方面看,“如约的士”已经是“先天不足”。而目前商业性的互联网专车可以运用大资本运作的手段进行补贴,这点是“如约的士”很难做到的。“如约的士”由政府部门主导开发,从财力上来说并无优势,并没有能力跟商业性的互联网公司来抗衡。
质疑三:力推“如约的士”是浪费资源?
此外,如果“如约的士”上线后并无切实发挥其缓解打车难、解决人们出行问题等作用,这个有政府背景的约租车平台会不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曾德雄坦言,造成资源浪费是肯定的。政府最近这些年做了许多类似的事情,有点“赶时髦”。“互联网时代来了之后,政府也希望能够加入这个队列,但是我们看到的一些措施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曾德雄表示,例如政府开通的一些“僵尸”微博,作用不大也不明显,那么“如约的士”是否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他看来,他觉得很可能会发生。
》》》》各方声音
专车司机:专车市场也要遭遇“垄断”?
一旦“如约的士”公测完毕进入市场,这款量身定制的官方约租车平台就将杀入市场,有专车司机担忧专车市场会因此遭遇“官方垄断”。
对此,曾德雄表示,互联网专车司机完全不用担心官方“如约的士”会垄断市场的问题。如果“如约的士”内测反应良好,也仅有超过2000台“如约的士”上路,但是互联网专车的数量远远比这个数字要多,甚至是多出几倍。而真正对互联网专车有冲击的是交通部门针对出台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个管理方法对互联网专车设置了许多条件和门槛,几乎改变了约租车平台的“互联网”特性。
市民:期待“如约的士”成为行业范本
当然,对“如约的士”的即将上线,也有很多市民充满期待,希望其能成为规范“专车”的一个范本,带头改变目前专车市场上存在的部分不合理因素。对此,曾德雄表示,对于“如约的士”是否会对互联网专车起到示范作用,这个问题还有待观察,这也涉及到应该如何定义互联网专车“规范性”的问题。此外,他还补充说道,“互联网专车的落脚点不在于“车”,而在于“互联网”。而“互联网”的特点,则在于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联”,最终达成满足人们需求的“互助”。如果互联网专车能够满足这个“互联+互助”的特点,“那么,这就是我认为的规范的约租车平台了”。
专家:管理互联网与租车不该削足适履
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新兴的业态,互联网专车在规则、制度等方面有不足,需要不断成长的过程。曾德雄认为,目前大部分互联网专车企业已具备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办法以及有其对应的准入门槛和企业文化,而目前的分歧焦点在于政府应该如何管理专车。
曾德雄指出,目前交通部门针对专车出台的管理方法是把专车当成出租车来管理,这个管理方式使互联网专车这个新生的业态已失去其特有的“互联网”精神,而这样的管理方法也引起了社会上的许多争议。曾德雄建议,政府部门的管理不应该“削足适履”,具体是要对互联网专车的后台进行数据接入,这些数据可以追查到司机以及车辆运营中的数据,这样的做法目的是能够保证乘客的安全。
近年来,专车的兴起也成为了造成广州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曾德雄指出,广州作为一线大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并不能彻底解决。由于广州的社会资源过于集中,人流的聚集自然也会越来越集中,因此广州这座大城市也跟北京、上海一样,交通拥堵的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连续几年来,政府在治理广州交通拥堵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例如在城市规划、产业结构方面也做过不少调整,也完善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这些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曾德雄建议,政府对互联网专车这样的新生事物,应该有个开放、积极的心态,如果只是一味要把商业性的互联网专车进行取缔,这种做法并不是一个合理理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