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难 P2P租车能否挺过寒冬
(原标题:盈利难 P2P租车能否挺过寒冬)
法制晚报讯(记者 宋立伟) 由于资金链断裂,友友用车近日宣布停止运营,这个前身为P2P租车平台的企业虽然力图通过转型扭转困境,可结局依旧难逃倒闭的厄运。事实上,早在友友转型前,P2P租车市场已经暴露出了诸多难题,只是在资本的粉饰下被外界所忽视。从2014年的异军突起,到2015年的大肆裁员以及个别企业的倒闭,再到现在止步于C轮的尴尬,P2P租车行业的增长显然低于市场预期,能不能打破僵局,还要看企业提升服务品质的能力。 止步C轮?P2P租车业遇冷 2014年,共享出行类的互联网创业公司绝对算得上资本的宠儿。这一年不仅有滴滴、uber、快滴等叫车平台集体涌入市场,P2P租车行业也应运而生,一夜之间,PP租车、宝驾租车、友友租车等众多P2P租车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进入公众视野,同时也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兴趣。 资料显示,仅2014年一年,P2P租车行业就吸引了过亿美元的融资。其中,PP租车2014年3月完成了来自杉资本领投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同年11月又获得6000万美元B轮融资;凹凸共享租车同年10月获得千万美元A轮融资;宝驾则在同年底得到了中国平安和启明创投联合领投,58同城跟投的3000万美元A轮融资。 然而这样的投资热度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延续。此后的两年,受内部管理问题以及资金方面的双重压力,友友租车脱离P2P租车行列向分时租赁转型;同样属于P2P租车平台的Cocar也因为相似原因终止租车服务;而在A轮获得融资金额最大的宝驾也出于资金压力不得不大肆裁员。据消息人士透露,即便在行业内率先完成C轮融资的PP租车也因难以承受运营成本的高压,去年10月同样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裁员。 就在业内开始担心,P2P租车行业是否气数已尽的时候,2017年2月宣布完成近4亿人民币C轮融资的凹凸共享租车似乎又给这个行业带来了一些想象空间。“可C轮过后呢?哪个P2P租车平台又有实力打破 创业公司多死于C轮 的魔咒呢?”某P2P租车平台投资人梁明(化名)的这一担忧当然有他的根据。 保险+抽成 既得利益难实现 相比传统B2C租车模式,P2P租车平台更强调“轻资产”“共享”,说白了就是鼓励私家车主通过他们的平台将闲置车源进行线上出租,同时,以低于传统租车平台的价格吸引用户使用。这种类似于中介平台的经营模式,除了订单抽成外,更大的收益其实来自于保险。梁明表示,P2P租车的盈利公式非常复杂,各平台算法虽有不同,但盈利构成无外乎这两方面。 简单来说,出租车辆的出险率低于订单收益即可盈利,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在途车辆。有人给分时租赁算过一笔账,结论是,一个城市在途车辆达到6000辆才有可能达到盈利点。在梁明看来,P2P租车平台的盈利点或许不需要达到这个量级,但至少也需要三四千辆。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首先,这个量级很难达到,再者,试图通过平台保险盈利存在诸多障碍。”梁明表示,P2P平台很喜欢拿有本无车一族的增长畅想市场的发展潜力,的确,截至2016年底,中国私家车保有量为1.46亿辆,而机动车驾照持有人数高达3.6亿,这意味着2.14亿人有本无车,且不说这部分人群的租车转化率有多高,摆在各平台面前更棘手的问题是,这部分人群的驾车经验少,对于车辆的保险又无概念,这样一来导致的是P2P租车平台需要在保险上担负大笔的资金,却难有回报。 补贴退去 盈利规模再收窄 神州租车的年度业绩报告显示, 2016年度,神州租车总营收为64.54亿元,同比增长29%;净利14.6亿元,同比增长4%。相比“重资产”的神州租车来说,“轻资产”的P2P租车平台却叫苦不迭,对于他们来说,目前最大的困扰是补贴退去后,在途车辆规模的减少,而这将直接影响资本市场对其的热情程度。 曾是PP租车营销管理层的赵其(化名)坦言,补贴只是平台的一种商业策略,一方面它会带来无用增长,另外一方面,也在洗刷客户。 这和专车行业的道理一样,补贴力度大的时候很多人都用,后来随着补贴的减少,一部分接受不了价格上涨的用户还会回归到他原有的出行方式,比如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实际上,退去补贴换来的是把不愿意消费的客户洗掉,但如果没有大肆地投入补贴,他们连自己的客户在哪都不知道,赵其说。 从各平台的现状来看,目前留下来的有效客户根本不足以支撑实现盈利的在途车辆量级,梁明表示,这不仅在于补贴的减少,更重要的是,近两年共享出行市场越来越细化,P2P租车的市场需求被严重稀释。 比如,短途出行大家更愿意选择分时租赁,差旅出行则更愿意用专车,而更为短途的出行需求则被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所包揽。不仅如此,梁明还补充道,从长租的角度来看,如今,随着瓜子、人人车等二手车交易平台的兴起,购买成本明显下降,在非一线非限牌城市,用户与其长租还不如买辆车来得划算,这也在无形中切割了租车市场的客户。 困局难破 豪车带不来实惠 从国外到国内,潜心研究P2P租车市场5年有余的时间,梁明觉得,外界所说的信用体制的缺失,并不是阻碍这个行业发展的核心,在他对中国车主的几次调研中发现,大家把车拿出来共享的意愿并不强,而这主要源于他们对个人车辆的喜爱,担心有任何意外的发生,而愿意把车放到平台上出租的车主几乎都是本着做生意、赚取利润的目的,相应的车型也会比较老,从供给角度来说,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影响订单量的增长。 而为了转变这一被动局面,均衡在中低端车型上一直无利可图的尴尬,PP租车正在试图以保时捷911、宝马Z4等所谓的“新鲜车型”辟出一个全新的租车细分市场,为此连企业名称也更改为start,强调体验用车的愉悦感,平台甚至自购了几两二手豪车。事实上,相似的套路一年多以前宝驾也尝试过,可毕竟花费上千元只为体验一下老款豪车驾驶感受的人少之又少,即便单车订单利润丰厚,也带不动大盘实现盈利,毕竟拥有“新鲜车型”的车主大多不愿做这个生意。 寻求出路 提升品质是关键 与P2P租车平台抢市场的不仅有共享出行的诸多平台,也包括经营程度十分成熟的传统租车市场,由此,一些P2P租车平台病急乱投医也不足为奇。在梁明看来,在中国,租车是个“关系”市场,最具保障的做法是建立稳定、长期的定向客户。 虽然凹凸共享租车今年初完成了C轮融资,但梁明认为,这个行业的增长性并没有预期的好,市场上仅剩的几个P2P租车平台经营现状也都不理想。“有钱却不懂得经营似乎是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的通病,P2P租车平台也不例外。近两年,各平台都说要提升品质,这条思路本身没错,可是谁也没实现。”梁明最近刚找了几个咨询公司,几番调查的结论显示,提高高质量的商务车占比、提升对品质客户的用车需求是P2P租车平台实现盈利最直接的办法。可现在的行业供给根本达不到这一要求。以丰田艾尔法为例,在凹凸、PP、宝驾三个平台上仅有凹凸共享租车有一辆车源;而全新别克GL8几乎找不到一辆车源。 艾瑞咨询CEO张毅表示,P2P租车的商业模式本身并不存在问题,问题出在创业者从一开始就没搞清楚经营策略。他也希望,经营者可以脚踏实地,将更多工夫放在提升品质服务上,而不是一味地沉迷规模的比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