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航空1.35亿元助力青年创办租车平台
海南航空1.35亿元助力青年创办租车平台
2014年11月初的一个饭局上,田松第一次和领导提起创办租车平台的念头。时任海南航空办公室行政人员的他,根据以往在贵州老家和其他二三线城市租车难的经历,觉得创办一个整合租车信息的平台十分重要,也很有前景。
领导很感兴趣,当即布置工作:“你写一个商业计划书出来。”
当时他们也许都没想到,一个月后,这个在海航总部有着大好发展前景的30岁的门外汉,把计划书变成现实,凭借海航内部创新孵化平台,试图走出一条新路。
“之前回贵州老家,或者去一些中小型城市,租车真难。”田松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建立租车平台这个想法,很大部分形成于在贵阳某线下租车公司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等待中。
那次去提车的田松被一次又一次告知:“车还没回来”“车在保养”“马上就回来了”。
服务做得太差,用户体验不好,这是田松作为一个消费者的直观感受;线下租车若整合成线上平台,将拥有广阔前景。
2014年11月12日,田松带着和总部4名同事一起合作的商业计划书,登上了海航内部孵化项目评审会的讲台。
海航内部孵化项目评审会由海航旗下的海创百川投资管理公司举办。海创百川为孵化项目提供实体业务资源、资金支持等服务。海航集团向创业者开放集团内航空、实业、旅游、物流和其他相关产业等五大板块资源。
让田松有点惊喜的是,10位评审,有7位给他投了票。
接下来的15天里,与商业计划书经历的修改和完善一样重要的,是参与计划的人需要作出决定,是否要放弃海航内部的工作,去创办一家初创公司。
“当时薪酬待遇、福利什么的都很好。重要的是,在总部干几年之后,很可能就提拔起来。”创业可能的忙碌和不稳定让家人坚决反对。但这并不能影响田松的决心,“我已经30岁了,如果这时不出去,再过几年,很难鼓起勇气出去了”。
一起参与计划书的海航集团总部5个人,只有田松一个人留到了最后。2014年11月27日项目终审,经过多次修改的计划书获得了评审的一致通过。
出来创办租车平台,田松要和老东家力争五五控股。田松解释,身为世界500强企业,海航有着完善的管理体制,严密的审查程序。但对于刚起步的小公司来说,这一套不一定适用。田松希望用自己的想法灵活管理团队,而这必须建立在拥有话语权和决定权的基础上。同时,他也希望通过一个个初创企业,完善海航创新孵化机制,为现在企业创新转型的大趋势提供实践经验。最终,五五控股的想法得到海航的支持。
项目从无到有,一步步成真。加上“小二租车”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汽车租赁平台定位符合海航发展地面出行的计划,且打造全国前列的纯电动汽车互联网平台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节能减排和使用新能源的号召,老东家十分看好这一项目,尽力提供便利。
实打实的创业当然和计划书有着天壤之别。田松曾预计目标用户为10万人,实际上有20万人以上;预计的销售额为一个亿,但实际上为2000万元左右。
从年薪20万元跌到只拿2000多元的基本工资,正是2015年农历年。田松借了一些钱,买了点年货,送到了员工手里。这样听起来悲情的剧情,在他看来,是每个创业者的必经之路。
海航集团出资1.35亿元,由“小二租车”采购纯电动汽车1000辆,分批落地海南运营。此外,“小二租车”与其他公司建立合作,计划在西安、杭州、洛阳、南京等国内主要旅游城市分批投入纯电动汽车5000辆。
为解决纯电动汽车充电问题,“小二租车”正大面积铺建充电桩。首批投入使用的140个充电桩已经面向社会开放,每天最多可供2400辆车充满电。他们计划在2016年上半年,在海南铺设1000个充电桩。
他的理想又很实际,如果过几年公司成功了,获得资金支持,或者说,得到老东家青睐,希望继续投入资金扩大股权的话,他也会欣然接受。
正如合伙人邓峰所言,对“小二租车”来说,哪怕不感叹自己的人生,也会知道,自己确确实实做了一件事情。